【风尚国学】生死事大——东航5735引发的思考

MU5735的失事把生死的问题一下子推到了我们的面前,让人猝不及防。那么,传统文化是如何化解生死问题的呢?

道家讲“贵生”,珍爱、重视生命,因此追求长生久视,注重养生。道教中主要通过符箓和丹道来达到这样的目的,而在庄子那里,则是通过消弭生与死、长寿与夭折的差异来超越对死亡的恐惧,是一种更为豁达的境界。当我们认识到自己与天地自然原本是一体的,就会更多地从天地的角度来思考,而不是陷在一个狭隘的小我之中,承受小我的痛苦。

儒家注重群体,个人生命的意义是在群体中获得的。所谓三不朽(立德、立功、立言)也是指个人对社会的影响。一般人只要做到上无愧于祖先,下无愧于子孙,就可以坦然地活在天地之间。象张载说的那样:“生吾顺命,殁吾宁也”,就是说,活着好好做我该做的事,等时间到了,我也可以安然地离开。儒家对死者和祖先非常重视。曾子说:“慎终追远,民德归厚”,只有我们慎重地对待死亡,缅怀我们的祖先,才能让我们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,踏实地活好自己。这次东航飞机的失事,给了我们一个反思生命的机会。面对逝者,我们才意识到,我们每天都可以做24小时的选择,选择自己过什么样的生活。这是多么的宝贵,多么的了不起。珍惜生命、善待生命,是我们每个活着的人所拥有的特权。我们应该用这个特权来追求美好与幸福,让自己和周边的人每天都享受生命的恩典。

佛家把我们与生俱来的“无明”看做是一切痛苦的根源,追求智慧的超越,脱离一切二元对立的束缚。这是一个遥远的行程,“大彻大悟”不是那么容易达到的,但当我们能够在审视熟悉的事物时,产生新的认识,我们长期以来形成的思维惯性就开始松动,就可能产生不同层次的“小悟”。这些不是从道理上想出来的,而是真实的体验。据说有过濒死体验的人,回到生活中来之后,对生命的认识以及生活的态度乃至言行习惯都会发生变化。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经历濒死体验,但像东航失事这样的事件却会让我们对生死产生切肤之感。以这个契机思考生命,或许也会带来不一样的启示。以佛家的观点,我们就是在一个大梦中生生死死,最大的意义在于醒来。我们知道,当开始怀疑自己在做梦的时候,就离醒来不远了。

愿失事飞机的132位逝者能够安息!他们用生命向我们提示了生命的宝贵。从今天起,不让每一天空过,让我们从内心到外在都更加充实美丽!

作者介绍:刘芊教授为“风尚国学”主任导师、风尚圈首席心学导师,三智文化书院副院长、《法音》杂志英文版责任编辑、前北大国际MBA(BiMBA)副教授。

扫码邀请您进群学习